《窦娥冤》

1、窦娥是一个苦命善良、安分守己、有主见、刚强而富有反抗精神的封建社会的童养媳。她的反抗精神表现在她誓死不放过张驴儿;前往法场受刑时,她埋怨天地、质疑天地、责骂天地。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向世人申明自己的冤屈。她咒骂、指责天地,最终却又不能不依靠天地申明自己的冤屈,这是窦娥的命运的可悲之处,也是封建社会里普通百姓哀呼无告的普遍状况。

2、三桩誓愿

誓愿内容         所用典故                     誓愿实质

血溅白练     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希望刑场上的人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六月飞雪    飞霜六月因邹衍               表明自己的清白,冤情足以动天

亢旱三年     东海曾经孝妇冤              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析:这三桩誓愿,一愿比一愿深刻,一愿比一愿强烈,层层深入,反抗精神依次上升,斗争矛头更加明确,不可颠倒。三桩誓愿的提出都是先宾白,再用曲词强化。曲白相生,语言朴素而富于感情,把窦娥为其冤屈而抗争的精神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切而感人。并且都运用了典故,用明君、忠臣、贤媳作比,强调自己蒙受的冤情之真之深,也暗示了自己三桩誓愿都能实现。三桩誓愿的实现都借助了超现实情节,突出了窦娥的反抗精神及其感天动地的巨大力量,同时也符合普通百姓的审美心理,充分体现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富有奇异的浪漫色彩,使得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

3、矛盾冲突

戏剧是通过矛盾冲突来塑造人物、表达主题的。《窦娥冤》中有三个层面的矛盾冲突:1、社会冲突(高利贷盘剥、流氓恶霸的横行、吏治腐败);2、道德冲突(改嫁与守节);3、意志冲突(不安于现状与不得不安于现状、不相信鬼神与不得不相信鬼神)

4、曲词特点:第一、抒情性强,反复渲染人物的感情。这一点和诗词作品强调含蓄蕴藉、点到为止大不相同。如《滚绣球》,抒情性:悲愤地质问天地(直抒胸臆)、痛切地指斥天地(高亢激越)、大胆地否定天地(满腔怨愤);音韵美:呼告、对比、对偶、反问、反复(强化情感、句式整齐、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第二、朴素本色,贴合人物的性格和处境。


《雷雨》

1、课文里显在部分的情节是午饭后一段时间里发生在周家客厅里的事情,即周朴园、侍萍相认,周朴园和鲁大海之间的冲突。潜在部分的情节主要是周朴园、侍萍年轻时的婚恋纠葛,发生于三十多年前无锡周公馆里,这是从周朴园、侍萍的对话中逐步透露出来的,没有在舞台上表演出来。这种处理是很巧妙的,因为可以使剧作的时间、地点高度集中,剧中的矛盾冲突集中、紧张,戏剧效果很强。

2、开头一段“舞台说明”的作用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②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③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④感染了读者或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

3、矛盾冲突:周朴园对“死去的”侍萍是一往情深,周朴园对“活着的”侍萍是惶恐不安,周朴园对“面前的”侍萍是严厉冷酷。他怀念的是已经死去的不会对自己有任何威胁的侍萍,这种叶公好龙式的感情是自私虚伪的。

4、周朴园是一个冷酷自私、虚伪奸诈、态度强硬的封建资本家形象。鲁侍萍是一个历经磨难、勤劳善良、刚强自尊的旧中国下层劳动妇女形象。

5、人物语言个性化:不同的人物语言不同,但都切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并随着剧情的发展和各自感情的变化而发展变化。比如周朴园→盛气凌人,鲁侍萍→抑郁平缓,鲁大海→直截了当等。且富有动作性:能表现内心活动,能推动情节发展。

6、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侍萍听了周朴园的表白,起初还抱有幻想,但当她看到周朴园对鲁大海的态度,特别是看到周萍打鲁大海后,她的幻想破灭了,于是愤怒地喊出“这真是一群强盗”,表现她感情上受了刺激,是对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包括周萍本人在内的为富不仁者的痛骂。第二句利用同音词语硬生生把话头转过来,表现了侍萍受到刺激后,想要揭开母子关系、兄弟关系,却马上又意识到不能这样做的心理过程,让人感受到她痛苦、复杂的心情。)


《哈姆莱特》

1、情节推动:在比剑现场中克劳狄斯和哈姆莱特是不共戴天的对手,乔特鲁德和雷欧提斯则是会对局面产生影响的两个变数:乔特鲁德夹在克劳狄斯和哈姆莱特之间,左右为难,关键时候爱子心切;雷欧提斯被克劳狄斯利用,不过由于他不习惯使用阴谋手段,加之哈姆莱特事先向他做了诚恳的表白,因此他既仇恨哈姆莱特,又对他怀有不忍之心。乔特鲁德、雷欧提斯的态度和言行直接影响了事件的进展。

2、人物语言:1)动作化。比如,在交手前哈姆莱特向雷欧提斯请求谅解的一番话富有动作性。这段话真挚、恳切,打动人心,而在全剧里他一贯的语言风格是尖刻、讥嘲、不留情面的。这话对以后剧情的发展就产生影响:雷欧提斯被他的话感动了,一意要复仇的心犹疑起来。2)性格化。哈姆莱特的语言有这样几个特点:直率,不加掩饰;喜欢用比喻,喜欢嘲弄人,很多话有一针见血的效果。

3、哈姆莱特是一个善良忧郁、优柔寡断、勇敢机智、幽默诙谐的人文主义者。他的优柔寡断在全剧中的表现为:在接受父亲亡魂的托付时,他的决心很大,立即想到了初步的行动是装疯。但是,在两个月后,他还在装疯,并没有完成任务,甚至在他叔父克劳狄斯的面目完全暴露后,哈姆莱特还放弃了复仇的最佳机会。他失败的主观原因是过于相信个人的作用、思想的力量以及浓厚的天命思想,客观原因是封建势力过于强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