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山斋即事
唐·刘沧
衡门无事闭苍苔,篱下萧疏野菊开。
半夜秋风江色动,满山寒叶雨声来。
雁飞关塞霜初落,书寄乡闾人未回。
独坐高窗此时节,一弹瑶瑟自成哀。
(1)山斋:山中居室。
(2)即事:以当前事物为题材的诗。多用为诗词题目。
(3)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借指隐者所居。
(4)苍苔:青色苔藓。
(5)萧疏:稀疏;稀少。
(6)江色:江之水色。
(7)寒叶:寒天草木的枯叶。
(8)关塞:边关;边塞。
(9)书:信,书信。
(10)乡闾:家乡;故里
(11)时节:时光,时候。
(12)瑶瑟:用玉装饰的琴瑟。
翻译:
我简陋的屋舍里,小径上爬满了青色的苔藓。我关门闭户,悠闲无事。篱笆边上,稀稀疏疏的野菊花绽开了黄色的花朵。半夜里,秋风萧瑟,江水变色,漫山遍野传来秋雨敲击干枯的树叶的声音。秋霜初落,鸿雁开始度过关塞向南飞。我有家难回,虽然早早给家里寄去了书信,但是一直没有回音。此时此刻,我独自坐在高窗之下,轻轻拨弄琴瑟,就自成哀伤的曲子。
赏析:
首联扣题而发,写诗人独处山斋。横门,即横木为门,以点见面,足见诗人山斋的简陋,暗示了诗人的困窘和失意。无事,指没有闲杂俗事,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没有可做的事,透露出诗人的困顿与失落。苍苔,指青色的苔藓,此处应为借代,指爬满苔藓的小径。小径而至于爬满青苔,暗示了诗人的山斋少有人来,曲折地表现了诗人山斋的冷清与寂寥。下句写篱边菊开,既呼应了诗歌题目中的“秋”,又通过“野菊”的“野”字和“菊”作为寒花的天然的“寒”意,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山斋的荒僻与冷寂,流露出诗人寥落、孤寂、黯然的心绪。
颔联宕开一笔,写昨天半夜以来萧瑟的秋风、变得阴沉的江水之色、淅沥的秋雨以及满山秋雨敲击枯叶的声响,诗人使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勾勒了凄冷、荒寒、沉闷、寂寥的秋江山雨图景;同时,江、满山等表示空间的词语,暗示了秋风秋雨涉及范围之广,使景色荒寒、凄苦的特点显得尤为强烈,流露出诗人浓重的凄凉、悲苦、缭乱、灰暗的意绪。
颈联:秋霜刚刚降下,鸿雁就越过关塞向南飞去,诗人却有家难回,送出的家信也如泥牛入海。诗人使用“人不如物(鸟)”的传统写法,在人与鸿雁的比照中,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热烈思念和深深牵挂以及思乡而无法归乡的苦闷与痛苦。
尾联:诗人孤独地枯坐在山斋的高窗之下,随手抚弄琴瑟,无不发出哀伤的曲调。上句中,“独”字,既点出了诗人独处异乡孤处一室的境况,又流露出诗人孤独凄苦的心绪。下句中,诗人通过写随手所弹之曲自成哀调的细节,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困处异乡、有家难回的哀伤、悲切、灰暗的心境。
整首诗以秋天作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诗人的心情,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情感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词凭借细腻的描写和工整的诗句使读者感受到了秋天的凄凉与诗人的深情。
最新回复